跳至正文

择业就是一场投资

2020年,社交网络上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内卷”一词逐渐从几个博主的专有名词,变成了人人耳熟能详的社会现状。“内卷”这一现状,又透露出我们社会面临着评价标准较为单一,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现状。

面对社会现实,我的观点是“选择比努力重要”。这7个字,足以用来当作一场辩论赛的题目,但它确实是一个真命题。“选择比努力重要”并不是说努力不重要,而是说在同等的努力程度下,如果你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方向,往往能够事半功倍。实际上用“南辕北辙”这个成语概括得更好,马儿跑得快并非不重要,但是也需要有一个确定的方向来努力。择业也一样。

身处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我很难不用资本的视角去看待所有这些的问题。幸运的是,从这种角度去理解“择业”这件事,确实能够令我茅塞顿开。这篇文章无意于指导谁怎么择业,我也没有资格去指导谁,而是希望分享一下我在思考“择业”这一问题时的一些思考和体悟,来为“择业”这件事本身做一个恰当的解释。

作为一个大俗人,我这里的择业仅考虑收益的最大化,这个收益可以是经济上的(薪酬)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你的热爱)。当然如果你有很明确的热爱方向,你也就不存在择业的问题了,你的目标一定会相当坚定,所以后文更考虑薪酬上的收益。如果你更在乎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社会贡献的最大化,“西部计划”最适合你,详情参阅:http://xibu.youth.cn/。

本金与利息

“投资”,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被他人挑选。在我的认知当中,择业、求职一直是一项双向选择的过程——你选择一个行业、一家公司,同时一家公司可以选择你。所以在我自己求职的过程中,一方面我可能海投简历,另一方面在面试时,我也会详细询问对方所在的部门规模、业务流程以及长远的远景,看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胃口。如果你之前求职的过程中抱着一种被动的、低人一等的心态,可以尝试换一种心态,告诉自己:你和你的企业是平等的。如果你在面试时,你的面试官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态度,你也最好婉拒这家企业——这个面试官可能是你的同事你的主管,如果是这样的团队氛围,入职以后你可能很难适应。

如果你接受这种双向选择的思想,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自己:你是一个人力资源,和市面上的其他商品没有什么区别。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你对于企业来说可能类似于一个固定资产(会折旧、维护费随年限增长),也可能类似于一项投资品(会增值)。

而你对于你自己而言,是一笔本金。你自己就是一个“XXX投资公司”,这家公司的注册资本就是你自己的人力资源的估值。到了毕业这一年,你总算开张了你的公司,作为你的第一单业务,现在你要用你这笔“本金”去投资一家公司的一个职位。

现在有一个问题——你有多值钱?换句话说,你的本金是多少?

作为一个投资人,你应该要擅长估值。你可以尝试投一些简历,从高薪的职位到低薪的职位,看看最高哪一档次的职位会给你面试邀约。

薪酬与无风险收益

恭喜你,你所收到邀约的最高薪酬职位的工资,应该就是你的无风险收益了。

无风险收益,是指你凭目前自己的实力可以长期取得的、相对风险较低的收益。如果你收到的最高薪职位是P2P贷款上门催债员、《刑法》所列出的职业之一、或者行业淘汰率特别高的,或者你简历造了假实际上入职以后过不了试用期的,那算不上无风险收益。

当你确定了自己的无风险收益以后,假设是年薪25万。我们顺势打开XX金融App,发现现在(2020年11月)的固定收益理财产品的年化利率是4.50%。这样我们倒推一下本金,就是25万÷4.50%≈555万。这大体就是你对于你自己而言目前的价值。所以你是用自己的555万去寻找一个可以投资的标的。

命运赠予的礼物,早已暗中标价,标价还挺高的,没想到吧?是不是很值钱?其实你也可以用定期存款2%的利率倒推,推出来会发现自己更值钱。还不赶紧买一份意外险保护一下你自己!小火鸡耗子尾汁啊!

本金怎么来?

很显然,不是每个人的内在价值都是一样的。我们为了对自己估值,采取了往外投简历的方式间接地测算一下自己的价值。所以用一种间接的逻辑可以知道,你的简历很可能就是你价值的反映。

简历怎么改善?除了WonderCV和WPS稻壳会员以外,最重要的应该还是自己的过往履历、技能和经验。当然年龄、性别、长得好不好看,也很可能是一个影响因素,但是这是我们光凭努力没法更改的。

这时候就是“努力”所能起到作用的时候了,只有在你投入求职之前,你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才能够拥有更多的技能和经验。所以在投资你自己这一方面,你是有能力把自己的“时间”转化为自己的“本金”的。

当然,“本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你和你家人的身体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很明确地道出了这一性质。与此同时,你背负的债务(房贷车贷信用卡)等等都是可以和你的本金做加减的。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衡量很多东西的价值。

“努力”就是投资自己

前面我们说了,“你”对于你自己而言,是一笔可用来投资的本金;而你对于公司而言,可能是一项固定资产,也可能是一项投资品。你的内在价值,也就是你的“本金”,就是这项固定资产或者投资品的初始价值。无论如何,在面对HR、在面对公司的时候,你就把自己想象成某种商品。

“努力”,就是投资自己,让自己这个商品更有竞争力。

就在与“内卷”这个词变得人人皆知同一时刻,“奋斗逼”这个词也开始映入更多人眼帘。奋斗逼,是指在职场上通过无底线低效率加班、降低自身薪资预期以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一些人。他们的存在使得同行陷入恶性竞争,大家不得不都开始996、谁也不敢提加薪。这是什么?这就是倾销。

“倾销”的出现,实际上说明了两个问题:①这个岗位已经开始内卷,求职者的议价能力开始变弱;②这个岗位的可替代性强。

“倾销”自己的时候,说明你把自己视作PDD上面的某种品类,越廉价越值得青睐。而不是X果这样的高端品牌,即使新款手机越做越烂也能被秒抢完。很显然PDD上的廉价产品和X果的最大区别就是——X果的品牌作为无形资产,成为了它的垄断优势。在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你可以凭借廉价,也可以凭借垄断优势。

但廉价并不是一个可以永久保持的竞争优势——奋斗逼的竞争优势就是健康、年轻、没有家庭负担,这是他们廉价的源泉。他们看似在淘汰他们的前辈,实际上也在淘汰未来的自己。这种“奋斗”并不是“努力”,因为它非但没能增加自己的价值,反而在透支自己的价值。

该不该努力?该不该奋斗?

该。但是这种奋斗是要形成自己的“垄断优势”,才是有效的努力,是为自己增值的努力。一个努力维护客户关系的销售、一个广泛结交行业精英的猎头、一个钻研业务难题活跃在Stack Overflow的开发,他们不是“奋斗逼”,他们在为自己增值。

业务线

“斜杠青年”,在前几年还挺火的一个名词。这是指一个人不仅仅具有一种专业技能,他/她还有许多其他的身份和技能,甚至有其他的副业。我也是这样的人,但我并不是说斜杠青年一定是一种好选择。

选择做一个斜杠青年,实际上就是在有限的业余时间内学习更多种类的技能,“技多不压身”。这实际上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因为业余时间是有限的,学习能力也是有限的。相比起钻研本专业的人,一个斜杠青年的技能往往更肤浅。(其实很多本专业的人技能也很肤浅,因为很多本科生并没有好好上课,我们只和精通该专业的人比较)

所以学习一个新技能,是类似于一家企业“开拓业务线”的行为——用有限的资本去拓展新业务,是不是一个好选择?这实际上要依赖于你对于未来趋势的判断,比如乐视网就因为四面出击,最终现金流出现问题而轰然倒塌;而比如柯达这样的企业,又因为过于专注自己的本业而错失良机;相反小米的生态链就能够做得十分好,真正做到“斜杠企业”。类比我们,技能的增加可能提高你的抗风险性,但是由于学习新技能会让你从主业分心,也可能让你在主业上失去竞争力——所以评判的标准是,你的学习能力够不够强?你的主业在未来是不是一直能够不受到技术冲击?

增值与贬值

努力,是对自己的投资,是对自己的增值。但是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我们一定要认清投资中的潜在风险,做出理性的决策。

学历教育是期货

学历是敲门砖,有些岗位只要硕士博士、有些岗位只要985211,你真心希望从事这样的岗位,那你当然应该继续深造。

但是如果你已经足够敲开这个岗位的门了,想拿两块敲门砖敲门——可以,但没必要。

考研不是一件坏事,也不是一个坏投资。但是你一定要认清学历教育的期货本质——你的这笔投资不是立竿见影的,是要等待两年、三年甚至十年才能够拿到这份学历。若干年后,市场的行情还一样么?

2018年,我刚刚考上硕士的时候,身边的人来祝贺我。当时我成功从一所双非一本学校进入了一所985院校。但我当时有点塞翁失马的心态,我说:“等我硕士毕业,就业环境未必有现在好呢!”

这不是我故意谦虚。因为我知道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记得2014年开始国家就在提“经济新常态”,当时形势与政策课还要求就这个话题写一份报告。我相信每个不太迟钝的学生都感受得到经济发展的速度正在走下坡路,敏感一些的人可能预感到我们将迎来下一次经济危机。果不其然,接下去的每一年都成为了“最难求职季”,GDP增速连年下跌。直到如今2020年,我们遇到了这场必然发生、但是以偶然的形式发生的经济危机。

2017年我以本科生的身份去应聘算法岗,很可能比2020年我以硕士生的身份去应聘算法岗更容易。很多行业都面临着这样快速的供求饱和——等你博士毕业了,之前5年的其他博士也都毕业了。如果相关岗位的需求快速地被满足,它的要求也会水涨船高。我们投资期货的时候千万不能刻舟求剑

还有一种人选择读研读博,是因为觉得高学历代表着高薪资,但是他们往往忽视了1-3年工作经验本身也能带来更高的薪资。哪怕这1-3年没有跳槽也没有升职,每年也有至少约8%的调薪比例。还有认为学历低将成为自己升职天花板的,我估计是生化环材相关专业。如果你没有特别热爱本专业的话,是不是趁早改行比考研更加值得呢?

年龄导致的贬值

这个应该是常识,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个人都会老的。“衰老”是全方位的,你会面临房贷车贷、你会拥有一个吞金兽并每天晚上批改他/她的作业、你会拿到越来越高的薪酬(而企业会为此付出更多五险一金和所得税)、你会面临各种新技术的冲击、你会看到下一批学历更高更加奋斗的年轻人、你会到第三次续签劳动合同的关头……

这就考验你的定位,究竟是企业里折旧的“固定资产”、干电池,还是能够不断增值的投资品。为你升职加薪的同时,企业本身也会付出更多的所得税、五险一金,当你的税前收入能雇两个年轻人的时候,你的处境就有那么一些危险。年轻人当然取代不了你,但你的下属可以。

这种贬值平时还体会不到,但是如果遇到经济冲击、大裁员,劳动法都保护不了你。所以如果你用的是“奋斗逼”策略,在运气不好的情况下,会自食恶果的。

经验和人脉导致的增值

我们的价值,可能来自于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但是大部分能力不是我们独有的,形成不了竞争壁垒。相反你努力写的技术博客、录的bilibili教程、发的公众号文章,反而能够让更多新手更快更容易地达到你的水平。现在满大街的少儿编程班、初中生也能帮阿兹海默的奶奶发明一个认人神器,也能看到高中生跟着高校课题组一起做课题的。你当然可以努力,但年轻人可以跟你一样努力,况且人家还更年轻。

我就是在贩卖焦虑,你来打我呀。

可除了技术、除了知识以外,还有一些随着你入职会积累的经验和人脉,这是年轻人学不来的。比如猎头的人脉、你在公司里朝夕相处的团队、你事业有成的朋友、你对公司业务的理解……如果要努力,你更应该往这个方向努力。

现在可以去IT桔子看看各种融资项目,很多都标榜着来自于原阿里团队。当你在自身的业务线上升职无望、年龄也越来越大时,你可以拉着你的人脉一起创业,凭借你对业务的理解和你多年工作积累的金钱,赌一把实现财务自由。

你的收入应该也要产生复利

既然都说了是投资了,不能只扯鸡汤。既然是投资,我们就要抓住每一分利润,也要做一些真正的投资。

你的自身价值会随着工作经验增加而增加,同时你的储蓄也会增加,这部分钱所能产生的复利也是十分可观的。学会量入为出,做一些投资,不要做月光族,这能够极大地提高你的抗风险能力。

还有别忘了按时体检和购买大病保险,不光光是为自己体检买保险,任何一个他/她生病了你得出钱出力的人——你和你伴侣,以及你们的父母,以及你们的孩子,请一定确保稳妥。当你提早为这些风险考虑时,你的中年时期会少很多烦心事。

内卷的外衣

我们的身边充斥着一种观点——你不优秀,因为你不努力。这句话看似没有错,因为它往往是从确实比你努力且确实比你优秀的人口中说出。但是,这会不会是一个幸存者偏差呢?是不是只有自身很努力且最终优秀了的人,才会选择去说这句话——因为只有他们有资格说这句话。反过来思考一下,比他们更优秀的人,真的都比他们更“努力”么?不如他们的人,一定没有他们“努力”么?

“不够努力”这一个评价是十分不负责任的,是一种既得利益者刻意营造的壁垒,是对内卷行业的本质成因的刻意回避。因为“努力”是没有上限的,你可以凿壁偷光,但总有人可以指责你为什么没有悬梁刺股。三年前入职算法岗的门槛,和如今入职算法岗的门槛不可同日而语,知乎上把今年的算法秋招描述为“灰飞烟灭”——难道如今优秀的人脸识别、语音输入功能,都是由一群按照2020年标准“不够努力”的算法工程师写就的?你认为2020年新入行的更优秀的算法工程师有能力在未来几年发展出更具有开创性的新算法么?

所以我们要看清,在我们求职的过程中,实际上职位本身只要求达到qualified(够格),而实际上我们面临的很多情况是要求你overqualified。当面试官认为求职者手写代码不够流畅的时候,他们的前辈同样可以指责他们连打纸带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来,当年他们可是可以徒手打出引导程序来——可是试问,这些技能真的能够用来判断未来这名求职者的工作表现么?这种职位对人的挑剔反应出的不是你的无能,而是这个行业的供求关系失衡。

有些求职时候的关卡,并不是说做得好的人一定能够在日后工作中表现得更优秀。比如企业招聘笔试中找数字规律、找图形规律,这和工作要求有任何相关么?企业之所以做这些,只是用某种方式筛掉大部分的求职者——虽然这些被筛掉的人当中确实有不少能够符合岗位要求,甚至能够在未来表现卓越的,但是在供大于求的环境中,企业知道,留下来的人当中依然有符合岗位要求的,也能在未来表现卓越的。企业为了挑最优秀的人么?根本不是。他们只需要符合要求的人就行了,既然有很多符合要求的,我不如挑一个好一些的。这就是内卷。

所以当你遇到一些类似“回字的四种写法”的题目时,不要怀疑是自己不够努力。可能你选择的职位,供求关系太不匹配了。

周期与供求关系

在前一章不停地讲努力努力,看起来像是一篇贩卖焦虑的鸡汤文。

但我开头讲了,“选择比努力重要”,实际上我并不是想讲努力。反而我是想说,努力,看起来可行,实际上有很多死路等着你。不努力,死得更快而已。

在我贩卖了这么多焦虑之后,我们来看一个不算太恰当的例子——农民工群体。他们的失业率越来越低了,而且工资越来越高。当然我知道看这篇文章的你们都是精英,农民工的工资还超不过你们,但是不得不说,相对于一些专业不够好的本科学生(甚至可以是985),很多农民工的工资远远地超过了他们。我似乎有一点在玩田忌赛马的游戏,因为论工资均值肯定还是白领高一些、论年龄的淘汰率也是白领更低一筹。但是真的趋势上,非农岗位的就业难度正在慢慢上涨。

为什么?因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大学扩招、计划生育,使得能够成为“农民工”的年轻人数量锐减。我们确实经历过几次严峻的制造业倒闭潮,但是在未来几年,制造业的比重会再次逐渐上涨,在全自动工厂全面落地前,我们依然有大量的对蓝领工人的需求。需求的增加,提高了农民工的地位。

我举这个不恰当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就业供需关系和人口周期的关系。我不是说农民工的目前就业环境不脆弱,也不是说农民工目前待遇超过了大学生,但是这已经形成了一种趋势,在未来若干年会逐步显现。国务院也定调了,目前就业问题更主要发生在大学生身上——这就是人口周期,我们之所以做人口普查的原因。

经济是一个巨大的非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里面有一个很有趣的性质就是“分形”,我们的经济总是有大大小小不同的相似的周期所形成,历史总是有一些重复,但又不是简单的循环。在大的经济周期下,很多看似偶然的事情,其实藏着很多必然性,我们来看一看下面的这一些问题:

  • 中美贸易战的发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 如果2020年没有COVID-19,我们的就业环境会更好么?
  • 如果美国2016年大选不是特朗普当选,他们的社会是否会不那么撕裂?

这些问题看似偶然,但是稍加思考可以发现背后有一些必然的因素——我们所看到的这些事件只不过是表象,它更深层次的是全球性的信贷周期的循环、新产业革命的难产、财富的贫富不均……对于一次长期经济周期的长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述,达里奥认为是100年,康波周期认为是50-60年,也有另一主流观点认为长期周期分为45年一次的小循环,和90年一次的大循环。无论具体的大周期是多少年,所有的经济周期理论都认为:2019年左右会发生经济的大萧条。

这个现象很有趣,因为这完全不是我在马后炮现编推背图。我从2017年开始每年都会去知乎看看大家对大萧条的讨论。每年都有人问明年会不会大萧条,每次的回答都是快了大萧条就要到来了。2020年果真萧条了——其实2021~2022年还会再来一次至多次黑天鹅,是什么鹅谁也不知道,但是在周期运行至此,只会不断发生黑天鹅来完成衰退周期的运行。有关于经济周期的内容,可以看达里奥的《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或者刘鹤副总理的《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而我下面贴出刘鹤副总理书中对于1929年危机的总结,诸位可以对照着这几年的趋势看一下。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并不是因为没钱了,相反由于不停地QE,现在市面上的美元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多;也并不是因为没有商品了,当下库存太高、产能过剩的企业比比皆是。我们不讨论它的成因是什么,我们只考虑发生了经济危机之后的结果——没有需求了。

今年双十一诸位买了什么?新手机新电视新电脑新车?还是仅仅囤一些日用品?相比起往年双十一,今年你买得更多了还是更少了?消费者没有需求,带来的就是企业也没有需求,企业不再需要扩大产能、投入资源,自然也就不需要招工,自然遇到了最难就业季。

在经济危机的时候,高库存的企业倾向于低价抛售产品,亏本大甩卖。当人力资源库存太多的时候,你也不得不亏本甩卖自己。努力,可以把你变成高附加值产品,但是高附加值产品是很有限的。剩下的人,努力能改变多少处境呢?

但是也不用过于悲观,既然是周期,有跌就有涨。现在积蓄自己的本金,5-10年后的复苏阶段,就是可以实现财务自由的大好时机。

投资

大萧条的成因很复杂,我只能根据我写作需要片面描述。大体就是:由于产业竞争的需要,各大企业必须扩大产能,实现规模效应或者形成垄断,才能攫取超额利润。随着其生产率越来越高,同质化的产品越来越便宜,但是市场上大部分需求已经被满足了,新增的产品无法销售而形成巨大的库存压力,再加上先前为了扩大产能而借的债务即将到期形成的债务压力,最后只等一只黑天鹅降临。这个过程当中,可以看到几个关键的要素:①资源迅速向垄断的企业和富人汇聚,形成一种赢者通吃的局面;②生产率迅速增加,但是需求却保持不变或者反而降低,因为大部分的需求已经被满足了。包括人力资源的需求,因为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单位人工生产的产品更多,而不再需要那么多的人工了;③革命性创新的缺乏,正是因为产品同质化程度高,才需要不断提高生产规模、形成垄断,才能攫取超额利润。就像很多人力资源本身同质化程度高,才形成了“奋斗逼”一样。

回看2007年左右智能手机刚刚发明,这项革命性的创新迅速打开了新的需求市场,华强北也因为铺天盖地的山寨机而迅速崛起——那个时候除了山寨机,还有许多手机品牌:诺基亚、摩托罗拉、HTC、黑莓、酷派、长虹、联想、魅族……我们发现在一个新的需求来临的时候,也会进行一轮企业的淘汰和迭代,如今风行全球的企业很多并非当年的巨头,当年默默无闻的企业反而成为了新的巨头。而经过十几年的同质化竞争以后,进入壮年的智能手机产业也开始慢慢内卷了。今年我逛了两次华强北,电子市场改做无线耳机和手机壳的商家变多了,越到楼上空置的商铺越多,很多商场已经开始改做美妆了。虽然智能手机目前仍在壮年,但我们也可以发现,使用智能手机的需求似乎已经被满足了,我们开始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换机频率,随着手机存储容量的进一步增加、性能的进一步改善,日后换手机的频率可能也会降下来。当需求端饱和的时候,巨头的研发成本要如何才能收回来呢?

机会成本

搜狗百科: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企业应选择实际收益大于机会成本的经营项目,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也就是说,在择业面临所有选择中,你应该选择一种能够使你收益最大化的职业进行“投资”。因为当你从事一种职业以后,就无法从事另一种职业,意味着你需要放弃一种收益较低的职业,而从事一个收益更高的。

这不是废话么?我们选职业都是选择薪酬更高的职业,谁不是这样呢?

但是,你一定要知道。我们择业不是一项短线投资,我们进入职场时就要考虑将来工作的30-40年的市场情况,而难以轻易改变自己的职业。所以在你“投资”一个行当之前,请你一定要想清楚:我身处的这个产业,是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它的景气程度有没有周期性,我是不是在行业最景气的时候入了职,而之后会一路下坡?在我的职位能够学习到的职业技能、业务框架,还能在别的什么行业应用么?我的职业是吃青春饭的,还是随经验增加更具竞争力的?

也就是说,你的期望收益,绝不是以月薪来衡量的,而是以整个产业的现状和未来综合得到的你的30-40年的收益预期。

起薪重不重要?当然重要,因为假定你不跳槽的情况下,你入职的起薪就是未来每年调薪的基准点,谁都想把自己买一个好价钱。但是也不能只看起薪。举个例子,我收到了一份起薪不错的小领域产业的产品经理offer,这个小领域非常要求专业性和经验,可以使我轻易凭借经验获得很好的稳定性,也就是不是吃青春饭。但是由于领域很小、专业性很强,竞争对手公司就很少,我的跳槽机会也很少。这样子我会面临的风险就是我的竞争壁垒相当于我的弱势,我的未来职业生涯深度和该产业捆绑在一起了,一旦这个产业被证伪,我就很难找到下家。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的定价是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得到的,在人力资源流动旺盛的产业,如果一家公司每年调薪的比例不够公平,我完全可以通过跳槽来获得对我能力的重新估值,而对于小盘产业,这种人力资源的定价逻辑就无法应用。

大厂重不重要?也重要。大厂经验能够让你的简历更容易通过筛选,而且大厂工作经验是可以伴随一辈子的,即使诺基亚已经退出中国市场了,但是曾经的诺基亚的通信工程师依然能够风生水起。但是这也有一个前提——你所处的行业依然在发展。

所以我们说的“投资”,最重要投的是行业。在你选对了行业、选对了职位的前提下,你自然可以进一步考虑起薪和公司是不是大厂。我们的机会成本要留给在30-40年内最有发展潜力的行业。

我最近看到一个求助帖,一个应届生在纠结该不该去字节跳动的内容审核岗。我不清楚他/她的学历背景,但是我觉得他/她很可能在择业的时候没有想清楚到底什么才是问题的关键。“字节跳动”本身当然是大厂,但是内容审核员的工作经验能为他/她带来多少回报呢?底下的一个回复说:你的职业只是字节跳动算法工程师的标注员而已,不久的将来有了自动识别内容合规的可靠算法以后,你的职业生涯就到头了。

再看一种情况,我们假设不去大厂,有一个创业公司(不是指完全的初创公司,可能是已经拿了B轮投资)可以给你offer。它的业务已经有一定的规模,而且你认为它在未来能够获得成长,你愿不愿意去呢?如果是我的话,我非常愿意去。

这就是我所说的“投资”,在择业求职的时候,你是用你自己的人力资源作为一个投资品,去投资你认为具有成长性的行业和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你可能能够获得一个成长中的企业具有较高战略位置的职位,或者获得股权激励。以及当你所在的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你也能获得自身价值的超额提升,这种提升速度可能比进入大厂来得更快,因为你更早地接触了更全面的业务。

竞争壁垒与超额收益

从小到大政治课历史课都喜欢提一个概念:人均。很多总量很大的数据,一计算人均就显得少得可怜。我们在这里想要提到一条:人均可支配收入。

我查到上海市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6.9万元,大约年薪8万不到一些。相信有功夫看到这里的人所追求的一定不是人均可支配收入,而是远远高于此的报酬。那么2300万人里,凭什么你的收入要远远高于人均?

因为你更稀缺更优秀么?那生化环材的博士哪个不优秀的?招工难背景下南方工厂的工人哪一个不稀缺的?为什么IT和金融行业能够拿高薪?

那是因为你的行业和你的公司能够获得超额收益,才有更多的利润可以作为工资发给你。当然也不一定是用获得的利润分配的——也可能是用投资人的投资分配给你,一路玩到商业模式证伪,然后倒闭。

所以超额收入的来源,主因是因为行业本身的超额收益,次因才是你的稀缺性。一个转IT的生命科学博士,难道比一个不转IT的生命科学博士更优秀更稀缺么?

这就是我开头说“选择比努力重要”的原因,在你选择“投资”一个行业的时候,请你一定要从长远的角度来观察这个行业的竞争是否具有壁垒?它的商业模式是不是可行?它能不能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获取超额的收益?

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你所要做的不亚于一位风险投资人所要考虑的。风险投资人可以在自己投的直播平台全部证伪以后找搞房地产的爸爸还钱,而你投资失败可能就是中年危机上有老下有小的焦虑。

长线投资和投资风格

不知道正在阅读本文的你,有没有投资经验。如果有一定的投资经验,可能更容易理解下面的内容。

短线投资和长线投资,哪种更容易获得盈利?长期来看,哪种投资者更可能获得更大的收益?毫无疑问应该是做长线投资的人。我们的择业本身也是一场长线投资。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做长线投资的思维。昨天我就看到了一份很有意思的报告,说到“基金投资者的收益,跟基金的收益情况,往往并不是一样的。”

他举了一个例子,一支基金去年的规模只有几个亿,但是今年经历股市上涨之后,基金规模达到了几百亿。如果再仔细看的话,会发现这支基金绝大部分的规模,是在2020年二季度A股大涨后,才增长起来的。也就是说,虽然基金本身上涨幅度不错,但绝大部分投资者,是在大涨后进入的,收益并不高。

经过8-9月份市场的回调,这些买在高位的投资者,亏损的比例非常高。换句话说,一支基金,即便今年整体上涨了30-40%,但投资者仍然亏损。

上面这个例子,就是典型的“追涨杀跌”的趋势型投资者的操作方法。因为某个事物过往是上升趋势的,所以它未来也是上升趋势的。

想想2012年刚刚拿到A轮投资的字节跳动,招不到优秀的人才的故事;想想上面那位应届生愿意进入字节跳动担任内容审查员的故事,再想想如今挤破头想要进大厂的人们——不能说他们是错的,我也不是看空未来的IT互联网产业,但是他们显然没有用长线投资的思维来审视自己的决定。

长线投资一般就是价值投资的思维。有些产业目前处在低谷,可能是由于它已经是一个夕阳产业了,也可能是由于它是一个周期性的行业,有降就有升。你在低谷期进入一个周期性的行业,就可能在行业第二春的时候吃到红利(我认为汽车是一个处于低谷的周期行业)。同时你也可以发掘一些处于萌芽阶段的新兴行业,比如千禧年的电商、2010年的O2O,用自己敏锐的投资嗅觉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保障。其实长线的产业发展方向是很明确的,我在这里“不给投资建议”,但是如果你相信我的理论,自己稍加研究,应该能够判断出未来的产业方向。

而且我也说到了,经济危机诱因里有一个就是新产业革命的难产。也就是说,下一次经济复苏一定会有某一个新的产业诞生,那有没有可能抓住机会进入那个新产业?

但是在择业和一般的炒股买基金的长线投资还是有一点区别。炒股、买基金,可以在一个被低估的行业潜伏很久,期待它的一鸣惊人兑现收益,之后就可以清仓走人。但是作为求职来说,你的标的应该是一个能够在近期兑现、且具有长期上升势头的行业。如果一个低谷期行业前30年只能拿到5000元的月薪,最后十年能拿500万年薪,恐怕谁也不会想去,况且30年后有比自身更年轻更有竞争力的人来参与这个行业。我们需要选择的是一个目前初具规模、未来发展目标有潜力的新兴行业企业,这样的选择能使你在不进入大厂的情况下获得可观的收益,这也是我在参加一家企业或者一个部门面试的时候,最愿意询问对方发展方向的原因。因为我希望我的公司,是和我志同道合的,我的面试官在描述自身愿景的时候,是意气风发充满希望的。

虽然紧盯大厂高薪岗位并不一定能够保证你未来一路顺风,但是选择一个“未来产业”是风险更大的事情。这本身具有一种投机的性质,你的眼光非常重要。所以在你做出人生的决定之前,应该记得多阅读一些历史,多设想一下未来。我们站在“最难就业季”,但是面对着的是若干年后崭新的经济复苏。“人生致富靠康波”,不仅仅在股票投资领域适用,在择业方面也一样适用。

后记

写这篇文章花了好几天时间,起因是在一次聊天时我阐述了有关“择业”和“投资”的观点。这种类比在我的心中由来已久,我也遵照着这种想法来指导我的选择。但是要我把这些零散的观点整理成一篇自洽的文章,过程还是挺艰难的。聊天的时候可以比较意识流,想到哪说到哪,随时纠正和补充自己的观点,而发出这一篇文章以后,恐怕就难以修改了。文章当中肯定有一些不恰当的例子,可能可以找到不少反例,但是时间有限难以反复推敲,还希望诸位海涵。

文章当中很多内容算是一种常识性的观点,很多人在择业的时候就是会做出相同的选择。所以我并不是在指导谁做择业的选择,而是用一种投资的视角对一些选择背后的原因进行剖析。

最终祝各位读者都能事业有成!

择业就是一场投资 由 赵匡是 采用 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 国际 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本许可协议授权之外的使用权限可以从 关于知识产权 处获得。

5 3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Subscribe
提醒
guest
2 评论
Oldest
Newest Most Voted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LIU C L*

好!

郭珺165

真不错,值得反思!

2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